翌日清晨,洛琳一家就早早的出城回家。到家后,洛琳安排儿子媳妇烧火取暖,打扫卫生,而她则整理带回来的东西。
这时大门处传来敲门声,大郎打开大门见是老村长的儿子张长川,连忙把人请进来,“张叔,你怎么来了?快屋里清”
“我就不进去了,我爹估算着这几天你们可能要回来了,所以每天我都看你家附近看看,没想到今天还真让我碰到了,三郎考的怎么样?”
“三郎考的不错,县试已经过了,现在正在准备府试呢。”大郎笑着说道。
“太好了,咱们村这是要出读书人了。”张长川高兴的说道。
在古代一个村子如果出现一个读书人,那外人就会高看这个村子的村民一眼,而如果这个读书人做官了,那这个村子在十里八乡都没人敢欺负。这也是为什么张长川高兴的原因。
“大郎,你赶快回屋吧,我现在就去给我爹说一下这个喜讯。”说完扭头就跑了。
大郎也没在关大门,他估计一会老村长就会过来。大郎进屋后向洛琳说了下刚才的事,洛琳让大郎把自己在县城买的点心分出几份来,一会村长和村老走的时候拿着。
果然,半个时辰之后,老村长带着村里的几位村老来到洛琳家,洛琳热情把几人请进屋,老村长几人也很是高兴,即为了三郎能过县试,也是见三郎过了县试,洛琳丝毫没有对他们几个老家伙不敬而高兴。
“洛氏,你们家也是苦尽甘来了,等三郎考上秀才,那更是有了盼头,这次你们打算庆贺吗?”
“借您吉言,再说三郎就算考上秀才那也是王家村的人,做人不能忘本呀。”
老村长和村老的笑容更加深了,知道自己是王家村的人就好,在这个宗族社会,宗族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。
“村长叔,现在三郎才过了县试,两个月后去府城考府试。我打算等府试过后再看看,毕竟才过了县试就大肆庆祝,在别人看来咱们村有点张狂了。”
村长几人也点点头,觉得洛氏说的有道理。之后几人又聊了些县城见闻,然后村长几人起身告辞,大郎连忙拿出几包点心送给老村长他们。
一开始老村长他们说什么也不要,最后洛琳说这是三郎请他们吃的,是孝顺他们的,几人这才笑着收下。
一个下午的时间,三郎过了县试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子,络绎不绝的人里洛琳家道喜,有的拿了几个鸡蛋,有的拿着几斤粮食,还有的拿着一小块布料,洛琳对来家里道喜的人热情招待,只是他们带来的东西都让他们拿了回去,一是村里家家都不容易,她不能收这些东西,二是她真的不缺这些。
而在送他们出门时,洛琳还会每人给一个鸡蛋,说这次先不办了,等府试过了在办酒席。
村民们乐呵呵的走了,如此三天时间把所有的琐事处理完毕,三郎又开始了温书。
而家中其他人则开始为春耕做准备,时间匆匆,一个半月转瞬而过,这段时间,除了三郎安心在家温书外,家中其他人则忙碌着春耕事宜。
只是不幸的是老天爷还是半点雨也没下,附近几个村子用小清河的水灌溉了农田,这才把谷物种下。
而水位从来没有变化的小清河,这次的水位有了明显的降低,这让村民们担心不已。
此时洛琳家,她正在安排家中的事情,这次去府城,让大郎把她和三郎送到县城车马行,然后雇一辆马车,洛琳和三郎一起去府城。
第二天一大早,大郎赶着牛车把洛琳和三郎送到了县城门口,然后洛琳让大郎回家了,而她则带着三郎去了客栈。
等她出了客栈,直奔车马行而去。通过一番打听,洛琳和一个车把式订好了出发时间,这才回到客栈。
翌日清晨,洛琳和三郎坐着马车出了城门,往府城方向行去。
两天后的下午,一辆马车风尘仆仆的在府城城门不远处停下,洛琳和三郎从马车上下来。
此时的二人看着有些憔悴,洛琳没有多说什么,带着三郎交钱进城,她现在迫切想要找一家客栈休息。
看着头顶那块招牌,上书‘悦来客栈’,洛琳心中暗暗吐槽,难道悦来客栈是诸天联锁?这怎么哪都有呢。
之后在小二的指引下顺利办完了入住手续。现在客栈的房间还多,但是洛琳估计等过上10天,那客房估计就供不应求了。
吃过晚饭,母子二人回房休息,第二天早上,洛琳满血复活,等吃过早饭,安顿好三郎,她就去街道上欣赏府城的风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