峻,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。”
李泌说道:“陛下所言极是。臣已安排斥候深入敌后,待摸清突厥的详细情况后,再制定下一步作战计划,务必彻底击败突厥,解除边关危机。”李亨点头道:“好,一切就交由爱卿安排。朕只盼能早日平定突厥,还我大唐边疆安宁。”此后,李泌日夜忙碌,一方面收集情报,一方面与郭子仪密切沟通,商讨作战策略。而突厥那边,阿史那骨咄禄也在重新集结兵力,企图再次发动进攻。大唐与突厥的这场较量,才刚刚拉开帷幕,边关的战火,依旧在熊熊燃烧,无数将士的命运,以及大唐的未来,都悬于这风云变幻的战场之上。随着斥候陆续传回情报,李泌逐渐摸清了突厥军队的兵力部署和战略意图。原来,突厥此次突袭,是企图以闪电战的方式迅速突破大唐边境防线,进而掠夺财物、人口,扩大其势力范围。他们虽在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,但在郭子仪的反击下,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,目前正在边境一处山谷中休整,准备发动新一轮的进攻。李泌拿着情报,匆匆赶到御书房,向李亨禀报道:“陛下,臣已查明突厥的情况。如今他们在山谷中休整,正是我们反击的好时机。臣建议,可派一支精锐骑兵,趁夜突袭突厥营地,打乱他们的部署,然后再由郭子仪将军率领大军正面进攻,前后夹击,定能重创突厥。”李亨听后,眼中闪过一丝光芒,说道:“爱卿此计甚妙。只是这夜袭的任务,极为艰巨,需选派一位英勇善战且心思缜密的将领才行。”李泌思索片刻,说道:“陛下,臣举荐骠骑将军李光弼。李光弼将军作战勇猛,足智多谋,曾多次执行突袭任务,都圆满完成。此次夜袭突厥营地,他定能胜任。”李亨点头道:“好,就派李光弼前去。传朕旨意,命李光弼挑选三千精锐骑兵,今夜便出发,务必一举成功。同时,告知郭将军,做好正面进攻的准备,与李光弼将军里应外合。”是夜,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。李光弼率领三千骑兵,如鬼魅般悄然向突厥营地进发。他们马蹄裹布,悄无声息地穿过山林,逐渐接近突厥营地。当接近突厥营地时,李光弼示意士兵们停下。他仔细观察了一下营地的情况,发现突厥人因前期的胜利,防备有些松懈。营地里,巡逻的士兵稀稀拉拉,篝火旁还有不少突厥士兵在喝酒谈笑。李光弼低声对身旁的副将说道:“时机已到,听我命令,一会儿冲进去,见人就杀,不可放走一个。”副将点头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随后,李光弼一挥手,三千骑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入突厥营地。突厥士兵们毫无防备,顿时乱作一团。李光弼身先士卒,挥舞着长刀,在敌群中左冲右突,所到之处,突厥士兵纷纷倒下。营地内喊杀声四起,突厥士兵在睡梦中惊醒,仓促应战,但已为时已晚。李光弼的骑兵如秋风扫落叶般,在营地内纵横驰骋,给突厥军队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伤亡。与此同时,郭子仪也得到了夜袭开始的信号。他立即下令大军拔营起寨,向突厥营地进发。当郭子仪的大军赶到时,突厥营地已经乱成一锅粥。郭子仪大声喊道:“大唐儿郎们,杀!为边关将士报仇,为死去的百姓雪恨!”唐军士气高昂,呐喊着冲入突厥营地,与李光弼的骑兵会合,对突厥军队展开了全面进攻。阿史那骨咄禄从睡梦中惊醒,得知营地被袭,气得暴跳如雷。他急忙组织军队抵抗,但此时的突厥军队已无心恋战,在唐军的前后夹击下,节节败退。经过一夜的激战,突厥军队大败,死伤惨重。阿史那骨咄禄见大势已去,只好率领残兵败将,狼狈逃窜。当清晨的阳光洒在战场上时,唐军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。边关的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,将士们欢呼雀跃,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。消息传回长安,李亨大喜,对李泌说道:“爱卿,此次大破突厥,你居功至伟。多亏了爱卿的妙计,才解了边关之急。”李泌拱手道:“陛下过奖了,这都是陛下英明决策,以及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功劳。但突厥虽败,恐怕不会善罢甘休,我们还需加强边关防御,以防突厥再次来犯。”李亨点头道:“爱卿所言极是。传朕旨意,命郭子仪将军加强边关防御工事,增派兵力驻守。同时,对此次参战的将士们论功行赏,以激励士气。”经过这场大战,大唐与突厥的矛盾进一步激化。李亨和李泌深知,未来的日子里,大唐仍将面临诸多挑战,他们必须未雨绸缪,不断加强国家的实力,守护好大唐的每一寸土地。